|
级别:普通会员 积分:0 等级:小学生 状态:2012/8/14 进入空间 注册时间:2012/8/14
- 楼主
- 发表于 2012/9/6 14:13:23
-
- 收藏
-
1981年,中国人民银行黑龙江分行在清理库房时发现四件(一两半)承安宝货银铤。1985年在黑龙江阿城又发现一件(一两半),引起了钱币界的轰动,从而澄清了原来对承安宝货的误解。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辽宁分行在库存的杂银中又发现二件(一两),1987年6月内蒙古兴和县
也发现一件(一两半),至今一共是八件。 流通范围 金章宗承安三年(1198年)曾命西北二京、临潢、辽东等路,一贯以上俱用银钞、宝货。这就是说承安宝货的流通范围很广。金章宗承安二年,金已设立五京、十四总管府、十九路,“路”是金依照宋旧制设立的地方官制。五京中的上京府是金建国都城,位于现在的黑龙江阿城;东京府位于金的东南部,东南与朝鲜接壤,即现在的辽阳附近;北京府位于金的中部,即现在的北京,西京府位于金的西南部,西北部是蒙古,西接西夏,即现在的大同;南京府位于金的南部,既现在的开封。金规定承安宝货银铤的流通范围是西北二京、临潢、辽东等路,临潢府在北京的北部,辽东即是东京。所以其流通范围即是现在的大同到北京、辽阳以北一带。从承安宝货的出土地点看,也在黑龙江、内蒙古、辽宁等省,是与历史记载相符合的。 至今发现的承安宝货只有一两和一两半两种,一两铤长4.25厘米,两端宽2.7厘米,腰宽1.9厘米,重40.2克。一两半铤长4.7—4.85厘米,两端宽3—3.35厘米,腰宽2.1—2.2厘米,重58—60.5克。成色95%以上。按照承安宝货每两折钱二贯推算,其五等面值应该是一两、一两半、二两半、五两和十两。 金代货币 从出土实物来看,宋、金时期的银锭,多呈束腰银板状,板身厚实,板头分方头与圆头两种。而“仰面似船,覆置似案”的元宝形式尚不多见。银板上的錾文表明它多用于纳税,而且已有铸造人、铸造地、验收人、过秤人、年月日等字和花押。由此可知宋金时期银铤管理严格,银货币化加深。 承安宝货 是金代的一种白银货币,因为当时铸量稀少,流通时间很短,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一直未被发现。所以,承安宝货非常罕见,价值极其珍贵,因为长久未识其庐山真面目,所以不少钱币学者误以为它是圆形方孔的形制。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现后,才澄清了原来人们对承安宝货的种种误解。 金朝在章宗时期,由于形势的需要,政府加紧备战,造成军费与日俱增,财政入不敷出。政府为了消除财政危机,解决交钞日益贬值、铜钱匮乏等种种矛盾,于承安二年(1197年)将“旧例银每铤五十两”改铸为便于流通的“承安宝货”银锭,自一两至十两,分为五等,每两折钱二贯。据《金史·食货志三》所载:“(承安二年)十二月尚书省议,谓时所给官兵俸及边戍军需,皆以银钞相兼。旧例银每铤五十两,其直百贯,民间或有截凿之者,其价亦随低昂,遂改铸银名‘承安宝货’一两至十两分五等,每两折钱二贯”。这是中国历史上自汉武帝以来第一次正式以银为货币,即以白银为法定银币。
IP:124.64.45.135 邮箱:1580712525@qq.com QQ:- 联系方式:13426138695 个性签名: “这个家伙很懒,什么都没留下”乐享资讯网
- (我们尊重每会员发言的权利,也请您尊重他人,注意语言文明。)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