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民国140套邮票中归纳某些“第一”,求得些趣。挂漏难免,祈请教正。
一、民票中套数、枚数均列榜首的孙中山题材邮票。孙中山先生是我国民主主义革命先驱、中华民国的奠基人。因此,孙中山题材在民国邮票中占有压倒性比例。据不完全统计,1912-1949期间,中华邮政发行了孙中山题材邮票36套298枚(不包括各省加盖改值票);邮资明信片7套63枚;邮资邮简53枚。若把同时期台湾省发行、各省加盖改值及沦陷区加盖票一并计算,达1454枚以上(未列解放区)。孙中山题材邮票数多、枚数多、版别多,复杂纷繁,位列民票榜首是实至名归的。
二、第一次把飞机搬上中国方寸之上。孙中山历来提倡科学救国,后来更为“航空救国”题词。他曾指示民国首套普票的图案“用飞艇”(飞机),后因袁世凯等人阻挠未能发行而只有样票存世。延至1921年7月1日,中华邮政才发行航1《北京一版航空邮票》,使代表当时先进生产力的飞机得以广播民众之中。美国一家报纸当时评介:多年来中华邮政进步更速。吾人试集此航空邮票:一叶飞机翱翔天空,俯瞰长城,绵延如蛇。不亦赏心悦目乎!印象颇佳。
三、第一套无国号的纪念邮票。民票绝大多数均印有“中华民国邮政”字样,唯有1933年1月9日发行的纪9《谭院长纪念邮票》不印国号,只印面值、谭延 像和首次用篆字标明“谭院长纪念邮票”。
四、首次用古典英术作品作邮票主图。纪8《西北科学考查团纪念邮票》用元代名画《平沙卓歇图》为主图,成为我国发行的第一套绘画邮票。该 票还第一次使用拉丁文说明邮票主题,具有国际性和规范性。
五、第一次发行“票中票”。1948年3月20-5月19日发行的纪27《邮政纪念日邮票展览纪念邮票》主图是印上纪1孙中山像《光复纪念》和纪25《中华民国邮政总局成立50周年纪念邮票》中第4枚“飞机帆船图。”纪27是由集邮家吴凤岗建议发行并亲自设计图稿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