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级别:普通会员 积分:0 等级:小学生 状态:2012/8/14 进入空间 注册时间:2012/8/14
- 楼主
- 发表于 2012/9/17 10:13:23
-
- 收藏
-
北宋元丰年间,每年铸钱数百万贯,居历朝之首。但《宋史》却记载当时:“公私上下并苦乏钱,百货不通,人情窘迫,谓之钱荒。”一方面大量铸钱,一方面却闹钱荒,真是令人不可思议。实际上另有原因,宋初即规定铜钱不准流出境外,凡超过五贯者抵死罪,并禁止销毁铜钱。元丰年间王安石建议解除铜禁,于是中国钱大量外流,当时日本及西南地区缺乏铜钱,多以香料、药材、犀角、象牙等交易换钱。又国内铜矿多掌握在政府手中,民间铜价常高于铜价,而禁铜一开,大量铜钱还被重新销熔成铜材,造作器用,可以获利五倍,由于以钱贸易及销作铜器可获厚利,所以公私上下匿铜钱不出就成了普遍现象,这就是造成钱荒的原因。至宋哲宗上台,立即宣布恢复钱禁,并减少了铜钱的铸额。元丰通宝母钱存世极多,连日本也大量出土。但隶书大字小平及背月痕小平均罕见。另有一种广穿小字版别,也较少见,元丰时也铸了大量铁钱,铜质铁母钱存世极少,一般较折二铜钱厚大,面文粗而有力,篆书宝字冠部常作方折,版别也较多。
IP:124.64.45.135 邮箱:1580712525@qq.com QQ:- 联系方式:13426138695 个性签名: “这个家伙很懒,什么都没留下”乐享资讯网
- (我们尊重每会员发言的权利,也请您尊重他人,注意语言文明。)
|
|